知臨集團董事會以集團願景,使命和價值觀引導集團的管理。知臨集團的董事在醫療行業擁有廣泛的醫療,治理和財務經驗及關系。 董事會的角色是確保集團各單位履行其職責和責任使公司得到良好的管理。
Charles Bathurst先生是知臨集團的獨立非執行董事,審計委員會的主席,也是薪酬委員會和政策與程序委員會的成員。 Bathurst先生擁有逾45年任職金融,科技及醫療保健公司高管的豐富經驗。 2011年,彼成立了自己的獨立顧問服務公司"Summerhill Advisors Limited",為新成立之業務及初創公司在管理架構、業務發展、財務匯報、內部審控和公司管治等方面提供意見。目前,彼擔任多家高增長公司的非執行董事及顧問等職位,覆蓋醫療保健、科技及金融等領域。 成立Summerhill前,Bathurst先生在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期間擔任J.O. Hambro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董事,負責內部基金的重組和商品化等工作,並被任命為管理委員會委員負責監督多個匯報團隊,包括業務發展、會計、監管匯報和內控等。 2004年4月至2008年3月期間,Bathurst先生於英國Old Mutual Asset Managers 擔任多個職位,包括高管團隊成員和國際銷售總監。負責業務發展、成立新投資基金、招聘、監管和財務匯報團隊的業務發展,並確保基金業務符合監管要求和企業管治標準。 此前,彼於2003年4月至2004年3月期間擔任Lion Capital Advisers Limited的顧問,早期風險投資基金經理和業務發展顧問,向LCF Rothschild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管理層報告。 1995年4月至2002年3月期間,彼加入Credit Agricole Asset Management當時新成立的另類投資管理團隊,並於1998成立倫敦分行,擔任常務董事一職,負責市場營銷、銷售、投資、財務匯報、管治和投資者關係等部門的招聘和建立工作。 1989年9月至1994年12月期間,彼於GNI任職(GNI是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最大的期貨及期權的結算經紀人),負責向歐洲及中東地區的金融機構進行推銷工作。 1991年,彼加入當時的新管理團隊,擔任銷售及產品發展主管,負責籌建一系列的專家投資基金。 Bathurst先生於1974年11月畢業於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並曾加入英國軍隊於英國及德國駐守。
Mirko Scherer博士是知臨集團的獨立非執行董事。Scherer博士自2015年3月起在香港擔任CoFeS China Limited(前稱TVM Capital China) 的行政總裁及自2019年6月起擔任CoFes France 的主席。CoFes專注於中西生物科技行業的跨境業務。CoFes 作為中西的跨境橋樑,協助中國投資者及製藥公司獲取西方研發技術,同時協助具創意的西方生物科技公司打入高速增長的中國市場。 Mirko Scherer博士自2005年至2007年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董事會任職,在2004至2019年期間擔任Stanting Preferente Aandelen QIAGEN的董事會成員。從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Scherer博士擔任Quantapore Inc.的非執行董事會成員。自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他是中國BioPharma Capital I(GP)的董事。 Scherer博士在生物科技行業擁有豐富的管理經驗,逾20年時間在歐、美的公、私營市場領導過多項融資併購項目和授權交易。在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間,彼為MPM Capital提供咨詢。在2008年11月至2014年2月期間,彼曾經是KI Kapital frp的聯合創辦人及合夥人(該公司精於為生命科技行業提供顧問服務)。 在從事私募投資行業前,Scherer博士共同創立GPC Biotech(位於新澤西州的慕尼黑和普林斯頓),並在1997年10月至2007年12月期間擔任該公司財務總監。GPC Biotech分別與賽諾菲安萬特藥廠、勃林格殷格翰公司、阿爾塔納股份公司(現隸屬於武田製藥)、養樂多以及法米昂(現隸屬於塞爾基因)等公司在製藥方面建立聯盟。在過去20年,Scherer博士在美國和歐洲的生物科技和私募投資行業建立了廣泛的關係網絡。在加入GPC Biotech之前,Scherer博士在1993年5月至1994年6月期間在Boston Consulting Group擔任顧問。 Scherer博士於1998年在德國厄斯特裡希-溫克爾歐洲商學院獲頒金融博士學位,於1996年6月在哈佛商學院獲頒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於1993年2月在德國曼海姆大學獲頒工商管理學士學位。
胡志遠教授是知臨集團獨立非執行董事。胡教授於2018年8月起擔任香港中文大學醫院之首席營運官,並分別於2012年至2014年7月及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間擔任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臨床)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發展)。胡教授亦於2009年起擔任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並擔任何善衡腸胃健康中心主任(該中心專攻功能性腸胃疾病、反流和蠕動異常、消化內視鏡等領域)。彼積極參與研究出版和評審,曾擔任《美國胃腸病學雜誌(AJG)》國際副主編和《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誌(JGH)》執行編輯,也是亞洲胃腸神經和蠕動學會(ANMA)科學委員會主席和亞太胃腸病學會(APAG)秘書長。 胡教授榮獲多項殊榮,包括JGH基金會頒發的胃腸病學新晉領袖獎和香港中文大學頒發的校長模範教學獎。除了在胃腸病學的專業造詣外,胡教授對香港的中西醫結合發展有濃厚興趣。目前,彼擔任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所長,與中醫學院緊密合作開發國際水平的中西醫結合模型。該研究所旨在最大限度地發揮中西醫結合的力量,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綜合治療。 胡教授曾擔任武田製藥、阿斯利康和雅培實驗室的顧問和咨詢委員會成員。彼於1993年在香港中文大學獲頒內外全科醫學學士學位、於2000年在香港中文大學獲取醫學博士學位。此外,分別於2007年和2012年獲頒愛丁堡和倫敦內科醫學院榮授院士,2002年獲頒年度香港內科醫學院院士和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內科),2012年被接納為美國胃腸病學會會員。
Douglas W. Arner教授是知臨集團的獨立非執行董事。Douglas是香港大學的Kerry Holdings法學教授以及亞洲國際金融法學院總監兼聯合創始人,同時也是法學院合規與監管,企業與金融法律及法律,創新,技術與創業(LITE)課程的學院總監兼聯合創始人。彼於2011年至2014年擔任香港大學法學院系主任,並於2005年至2016年擔任杜克大學 - 香港大學亞洲 - 美國跨國法研究所的聯合主任。Douglas出版了18本書籍和超過200多篇文章、章節和關於國際金融法律和法規的報告,包括最近的全球金融再融合及其監管(劍橋2016)(與Ross Buckley和Emilios Avgouleas合作), 及RegTech Book(Wiley 2019年)(與Janos Barberis和Ross Buckley合作)。他最近的論文可以在SSRN上找到,網址是https://papers.ssrn.com/sol3/cf_dev/AbsByAuth.cfm?per_id=524849,他在全球下載量排名前75位。 Douglas曾領導開發了Introduction to FinTech - 於2018年5月在edX上推出,目前在全球擁有超過80,000名學習者 - 並建立了edx-HKU在線金融科技專業證書。 他是墨爾本大學墨爾本法學院的高級訪問學者,納斯達克和泛歐交易所上市公司Aptorum Group的非執行董事,也是金融,技術和創業中心(CFTE)的顧問委員會成員。 Douglas是香港金融服務發展局(2013-2019)的首任成員,及曾擔任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亞太經合組織,金融包容聯盟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的顧問。他組織講座,共同組織會議和研討會,並參與金融業改革世界各地的項目。Douglas曾是杜克大學,哈佛大學,香港貨幣研究所,IDC Herzliya,麥吉爾,墨爾本,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和蘇黎世的客座教授或研究員。Douglas是Aeneas Group的高級法規和戰略顧問,Aeneas Group是一家多重領域以科技主導增長的金融服務機構。 彼於1992年在杜瑞大學獲頒文學士(在該大學修讀文學、經濟及政治科學)、1995年在南方衛理會大學獲頒法學博士(優異成績)、1996年在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修讀銀行及財務法律並以優異成績獲頒法學碩士,並於2005年在倫敦大學獲頒博士。